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自体骨移植与骨形成蛋白治疗成人长骨骨折不愈合相关指标,为成人长骨骨折不愈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发表的对于自体骨移植与骨形成蛋白治疗成人长骨骨折不愈合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3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Jadad评价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统计学软件对两种方法的感染发生率、成功愈合率、二次手术率、住院时间及术中失血量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共652例患者,自体骨移植组有410例,骨形成蛋白组有2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自体骨移植组与骨形成蛋白组在感染发生率[RR=1.32,95%CI(0.90,1.93),P=0.16],成功愈合率[RR=0.95,95%CI(0.84,1.08),P=0.43],二次手术率[RR=1.16,95%CI(0.43,3.12),P=0.76]及住院时间[MD=0.69,95%CI(-0.38,1.75),P=0.21]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体骨移植组术中失血量明显高于骨形成蛋白组[MD=223.00,95%CI(32.72,413.28),P=0.02]。结论:对于成人长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骨形成蛋白可以获得和自体骨移植一样的骨折愈合率,同时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失血量。骨形成蛋白可能更适合成人长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锌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锌预处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为锌预防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高锌组、低锌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锌处理组(高锌组,低锌组)每天腹腔注射硫酸锌(20和10 mg·kg-1)1次,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连续5 d。于第6天制备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45 min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以及HE和Fast blue 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瘫痪。锌预处理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后肢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显著增高(P<0.01)。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模型组大鼠神经细胞固缩深染、形态异常,血管充血,并出现白质内髓鞘松散、脱失等病理改变;锌处理组大鼠病理组织学改变明显改善,细胞形态基本正常且高锌组优于低锌组。结论:一定剂量范围内的锌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动力性与静力性腰肌劳损的最适疗法.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07年12月-2009年1月我院脊柱外科门诊病例751例腰肌劳损患者进行按动力性、静力性分类,并分别随机分配至理疗按摩、电刺激、功能锻炼及药物治疗4个治疗组治疗2周,继而分别进行近、远期随访评价其近、远期疗效.结果 理疗按摩对于静力性腰肌劳损的近期疗效优于动力性腰肌劳损(P<0.01),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电刺激对于动力性腰肌劳损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静力性腰肌劳损(P<0.01);功能锻炼对于静力性腰肌劳损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动力性腰肌劳损(P<0.01);药物治疗对于动力性腰肌劳损的近期疗效优于静力性腰肌劳损(P<0.05),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动力性腰肌劳损的最适疗法为药物治疗结合电刺激疗法,最佳单一疗法为电刺激疗法;静力性腰肌劳损的最适疗法为理疗按摩结合功能锻炼,最佳单一疗法为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大鼠空间学习能力的差异,了解小同发育阶段影响记忆能力的基因的转录水平.方法 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SD雄性2月龄和6月龄大鼠进行行为训练,记录大鼠在半台所在象限停留的时间,每天4次,共3d统计并分析平台象限停留时间,评估大鼠记忆形成能力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海马Arc蛋白的表达量,判断Arc与不同年龄大鼠学习能力的关系.结果 随着入水次数的增加,2月龄和6月龄大鼠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逐渐缩短(P<0.05或P<0.01),2月龄大鼠每天每次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比6月龄大鼠长;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2月龄大鼠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或P<0.001),6月龄大鼠停留时间也缩短,但无统计学意义,至第2天、第3天6月龄大鼠停留时间已趋于稳定.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训练大鼠海马的Arc表达量高于未接受行为训练的对照组大鼠,且接受行为训练的6月龄大鼠Arc表达量高于2月龄大鼠.结论 6月龄大鼠形成记忆能力较强,较快形成长期记忆.不同月龄大鼠Arc的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大鼠的学习、记忆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以PKP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在X线片上测量椎体高度和后凸畸形角度。结果: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VAS评分由术前的(7.9±1.2)分下降至术后24 h的(3.2±1.1)分,末次随访时为(2.1±0.8)分;ODI评分术前为83.7±4.9,术后24 h为33.2±3.9,末次随访时为27.8±3.6。患者术前椎体平均高度为(18.2±3.2) mm,术后24 h为(25.8±3.1) mm,末次随访时为(24.9±3.2) mm;术前平均后凸畸形角度为17.2°±3.2°,术后24 h为8.4°±3.1°,在末次随访时平均后凸畸形角度为9.1°±3.1°,术后24 h、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能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及纠正后凸畸形角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颈椎增生、退变及颈椎病等颈椎疾患的人口比例有所增加,由于脊髓周围的储备空间减少或消失,在此基础上发生的颈椎过伸伤时引发的颈髓损伤的老年病例逐年增多.本文对76例老年急性颈髓过伸性损伤病例进行分析,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伤后不同手术时机手术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对围术期管理提出指导方法,同时针对老龄人口预防此类损伤给予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针对骨肉瘤基础研究的深入和保肢手术治疗的开展,有效灭活骨肉瘤组织成为手术当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术后复发、远处转移以及生存率的问题.我们采用超声灭活成骨肉瘤细胞(OS-732),观察灭活后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改变及细胞成活率,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8.
后纵韧带骨化是脊柱后纵韧带内存在着不断进展的异位钙化,最终导致韧带内骨结构形成的一种疾病,本病好发于50-60岁的人群,该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将导致严重脊髓受压及相应的脊髓神经功能损害,这些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山羊腰椎椎体切除动物模型。方法对15只山羊行盐酸赛拉嗪(陆眠宁)肌肉注射麻醉,行前侧入路腰椎椎体切除钛网植入并钢板内固定术,术后予以青霉素160万U肌肉注射(2次/d),连用3 d。结果成功建模,15只山羊均成活。1例切口感染,予以切口换药处理后痊愈;1例术后双后肢不全性瘫痪,3 d后完全恢复。术后X线拍片示钛网位置较好,固定可靠。术后3个月后将山羊脊柱离体行CT三维重建,观察脊柱融合情况。结论该方法构建动物模型简便、易行,对动物创伤较小,并发症少,CT三维重建能比较准确评估脊柱融合情况。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脂肪瘤内痛风石形成致脊髓压迫症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龙龙  陈龙  黄琦  徐声鸣  牛丰 《中国骨伤》2018,31(3):279-280
正患者,男,38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1个月,加重5 d"入院。平车推入病房。T7、T8棘突压痛及叩击痛,伴双下肢放射痛,耻骨联合水平以下感觉减退;左下肢肌力(3+),右下肢肌力(3-),双下肢肌张力减弱,双上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右腕关节及右踝关节处肿胀明显,压痛阳性。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阴性。双侧Hoffmann征、克氏征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